王金平:军人情怀的企业家
在中国商界,任正非、柳传志、王石、任志强等一大批企业家都是军人出身,他们凭着超强的毅力、敢于挑战的勇气以及不服输的精神,在商场披荆斩棘,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。作为南康商会会长的王金平也经历了六年的部队生涯,也是靠着军人的品质,用一千元创业起家,几经沉浮,闯过商海一个又一个坎坷......
初闯温州小有成绩
1968年,王金平出生在南康朱坊乡桥头村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,家中兄妹四人,每人仅有三分地。“那时候全家人都靠地里的收成生活,人多地少,温饱都是问题。”王金平回忆说,家中经济窘迫,初中毕业后他就在工地打工,贴补家用。
靠读书出人头地已遥不可及,在当时的情况下,当兵是王金平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。1985年,18岁的王金平带着一家人的希望参军入伍,在福建泉州一支后勤部队服役。凭着踏实、肯干、能吃苦的个性,很快得到部队领导的认可,参军三年后,光荣入党,并多次跟随部队领导外出接兵。
“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”,1990年,王金平退伍回到地方发展,通过亲戚的介绍,在温州从事化工行业。“我之前从未接触过化工领域,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。”王金平表示,摸索前行就会有很多未知因素,吃过苦、亏过钱,还曾因一次中毒事件威胁到自身生命安全。
创业伊始,为了拓展客户,王金平经常出差,工厂的生产大多交给了两名工人。一次出差回来,王金平发现工厂的氯气出现泄漏,工人们正不知所措。要知道一公斤氯气可以污染40平方米内的空气,千钧一发之际,王金平来不及寻找防毒面具,靠着一块湿毛巾闯入现场,制止事故的恶化。然而他也因此中毒,造成肺部积水,紧急送往医院治疗。
正是这种不服输的军人精神,让王金平的事业渐入佳境,没过几年,他在温州建了一栋房子,有了几家店铺,儿子的出生让他迎来了家庭事业的双丰收。然而1996年因家庭原因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,一切重新回到了原点。
几经沉浮东山再起
毅力,已经刻入王金平的骨子里。带着一千元现金,王金平前往厦门寻找机遇,经历了一年的调整,王金平听从朋友的建议,再次回到化工行业,在泉州重新办厂,随着生意逐渐起色,登门寻求合作的人也越来越多。经朋友介绍,1997年他来到深圳,与人在西乡黄田合资办厂。
不料,半年后合伙人学会了核心技术,提出增资要求,王金平一时拿不出资金,只好带着自己3万多的工资无奈离去。临行前,王金平收拾好行李,给在深圳的战友打去电话告别,当晚战友驱车赶来,留下一句话“我们自己干!”
凭着自己的诚信,王金平很快凑齐200多万元,并在深圳白芒村再次开厂。2000年,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增大,他投入1000多万元将工厂搬到惠州大亚湾。本以为一切走向正轨,然而2003年,国家生产安全局成立,重新制定了一系列安全标准,惠州工厂的设置和规划只能推倒重来。王金平表示,对于自己来说,损失确实很大,但对于行业来说,形成规范更有助于做大市场。
激流勇进要的是坚持,激流勇退要的是智慧,然而很多企业家没有意识到后者,最终铩羽而归。正当事业一片坦途的时候,王金平关闭了大亚湾的工厂。“2000年我在大亚湾办厂的时候,周围荒无人烟,而现在大亚湾周围到处都是楼盘,万一发生事故,会威胁到上万人的生命安全。钱永远是赚不完的,早点结束,与人与己都好。”
产业转型奉献付出
早在2013年,王金平意识到自动化将是一个前景广阔的市场,他在光明新区建厂,专门研发生产自动化生产设备,并将其交给大学刚毕业的儿子打理,几乎做到完全放权。“不要干涉年轻人的想法和管理模式,要容忍年轻人犯的错误,只有这样,他才能更快的成熟。”王金平表示,去年企业从深圳搬往东莞,更名为东莞市科研自动化有限公司,在经历了两年多的亏损后,终于盈利。
回想自己的从商经历,让王金平感到自豪的不是事业有成,也不是孩子的出人头地,而是自己六年的部队时光。“我在部队学到很多,比如现在开会我从不迟到,纪律性就是部队交给我的重要一课。同时部队让我遇到一些好领导、好战友,在人生低谷时,他们都会伸出手拉你一把。”
几经沉浮,最终成功。对于机会的把握,王金平认为上天只会给人五次机会,但能把握三次就能成功。“第一次因为太年轻,没办法把握住机会;第五次因为太年老,没能力把握住机会,掐头去尾只有三次。”
作为深圳南康商会的首任会长,王金平认为商会是一个交流的平台,对后起之秀进行扶助,商会不是一个创收组织,而是要懂得奉献与付出。“路遥知马力,真正的付出和奉献需要时间的检验。”王金平认为,作为凝聚南康老乡的组织,商会应该搭建政府与企业沟通的桥梁,为家乡的招商引资添砖加瓦,为家乡的慈善事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。
Copyright©深圳市江西南康商会 2018年版权所有粤ICP备18139992号
电话:0755-21042133 邮箱:admin@sznksh.com